加载中......
Logo Logo 第三次修谱简介

第三次修谱简介

电白严氏

第三次修谱简介 廿三世 严兆业 1998

第三次修谱简介

严兆业1998

吾祖霜公,由闽入粤、卜居电白下博乡红花村,该祖曾任广西柳州知府,廉官执政、节义昭昭,改民痛苦,经几十年来,再由四世祖天禄公落居下海乡连赤堡佛堂村,由于该祖后裔开基发展,枝繁昌盛,源远流长,而至蔓莛电白一带乡村,世代可谓盛矣,回想先祖功绩雄伟,重于泰山,况且吾族人口在本县虽不占多,亦不为少,为子孙者,须念先祖流传之功,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父母之恩,要有为先祖增光的精神意志,故此,我数人窃思,怀念先祖,应将我们严氏经数十年已废之祖祠,重而建之,并将应修族谱修之,使后代知其族事也。因此,吾族叔孙组成一个建祠修谱理事会。进行建祠修谱,在国家开放之际,吾等弃私为公在稳庄社办理神人共乐之事在清明时节任为省扫祖墓理事会。经大家研究信心百倍,后来通函吾族叔侄集资和捐献。需要每个人口集资二十元,另有各村一部份叔孙解囊捐款,记于

深泉村: 保伦 捐款一十万元

临轩园村:治平 一万元

阁口村: 春明 一万元

深泉村:

珠生 五仟元

日有 五百元

志廷 二百元

秋棠 一百六十八元

阿标 一百三十八元

桂棠 一百二十元

登桂 一百一十八元

新来 一百一十八元

临轩园村:

瑞和 四千八百一十八元

光造 六百四十元

振杰 五百元

兆业 一百六十八元

兆平 一百元

阁口村:

泰年 二千元

泰和 一千六百八十元

德雄 一千元

三秋 八百元

景良 五百元

景生 四百元

景文 三百元

泰雄 三百元

泰平 三百元

绍贤 二百六十元

东华 一百元

下岭脚村:

保朝 一千元

周棠 一千二百八十元

和林 一千二百八十元

成就 五百元

成忠 五百元

阿政 三百元

秋儿 一百八十元

立忠 一百三十八元

阿民 一百三十元

上岭脚村:

凤卿 一千元

阿运 一千元

阿祥 四百二十元

甲楼园村:

光强 一千元

光寿 五百元

冠芹 二百八十八元

国生 一百三十八元八角

永坚 一百二十八元

那尾山村:

世仔 一百二十八元

景福 一百一十八元

土全 五十八元

阿连 五十五元

景来 五十一元

育明 五十元五角

鸡打村:

瑞琳 一千元

佛堂村:

阿迟 一百六十元

坝头村:

忠棠 一百元

电城:

雄廷 八十元

电城西街

瑞君 一百元

瑞槐 一百元

金钱坡:

阿操 三十元

寿良 一百八十元

七径官祖湾:

义强 三百元

马踏圩:

鸿周 一百四十元

鸿谋 一百元

鸿武 一百元

等结果把我们宗祠建起一所二座二层五间过,总面积七百三十八平方,本祠在于乙亥年公元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辰时出火,七月初三日辰时平基开墙路,七月初八日卯时兴工,八月二十二日辰时安门,闰八月初七日丑时上梁,至丙子年公元一九九六年正月初二日丑时上层安门,二月十七日辰时上层上梁,十二月十一日已时进宅,当日祭祖演戏回来叔孙数百多人祝贺,欢畅极之。本祠方向,从卯向酉兼乙辛分金吉庆,至由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建祠工作完善成功。迄今执修吾族之谱,宗枝连执,世泽流长,故在戌寅年公元一九九八年二月间发出通函告知各地外内叔孙续修族谱,按议论决定,计划每个人口需要集资六元,还有各界人士先生叔侄,关心吾族之谱。由始至终后事之宜,更支持协助捐献资金

临轩园村:

瑞和 三千五百元

保伦 一千二百八十九元

兆宗 五百元

治平 三百元

光造 二百〇八元

义添 一百元

乃端 一百二十一元

振球 一百元

深泉村:

保伦 一千元

新来 一百一十八元

阁口村:

泰年 六百元

三光 一百元

岭脚村:

保朝 五百元

凤卿 一百五十元

坝头村:

忠棠 八百元

金钱坡村:

亚操 三百八十二元

红花美村:

凯曦 一百元

南走坑村:

加伟 一百元

电城东街:

国荣 五十元

电城北街:

正义 五百元

电城南街:

兆华 二十元

马踏圩:

鸿谋 二十元

鸿才 二十元

鸿周 二十元

鸿俊 二十元

鸿义 二十元

鸿珍 二十元

开运 二十元

鸿武 十元

鸿仁 十元

鸿森 十元

吾族建祠修谱,决议筹备工作,以罗坑大车田村,叔孙集资之款,思想统一比较先进,由于晏镜村寿桃弃私为公,抽出自己很多营业时间,协助该村兄弟寻查宗亲先祖,并且自己付出不少资金招待去采访的叔孙者,毫无计较,经三年来的建祠修谱工作中,他亦感到很多曲折烦恼,都为先祖功绩永垂,但是有个别村极少的叔孙,仍未明确族谱意义,不顾将来后事之宜,光望眼前,以钱可贵,三心二意,犹豫不决,三谈四问,否无愿意拿出集资之款,有时亦听到控刺之言,可是仍不灰心,立定愚公移山之志,不被异族人笑也,而坚持筹建,将建祠修谱两事完善成功。有关忘本先祖恩德,不顾后事之宜,仍未有列名在祖祠及族谱之处的叔孙者,以后不论在某个社会世纪叔孙提议修谱时,都应该针对他户提出补罚,采取决议办妥才能给他户登记入谱,上述情况是事前筹建通过众议发表

谨此为序

 二十三世裔孙兆业 论

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霜公裔孙重建祠,追宗耀祖建宏图。

 外内裔孙集资建,请祖登堂乐安居。

 丰功伟绩霜祖考,任职柳州撑政权。

 廉官执政纯品德,秉正法律不欺贫。

 节义昭昭持廉政,不贪钱财品格清。

 先为裔孙后造福,后为声音阳上传。

 先祖之恩论无尽,承修族谱等孝贤。

 可惜忘恩那叔侄,族谱无续似断藤。

 一气连枝宗族谱,流离丢放百零年。

 字迹迷糊纸变质,容易烂丢失宗枝。

 人良心善行正义,半耕半读向书寻。

 夜间习读日耕种,永乐朝间中举人。

 迄今后裔数百年,蔓莛电白分散居。

 外内裔孙心一致,不肯忘恩重建祠。

 宗祠完善修族谱,承先接后知因由。

 数百年事记在谱,今代续修后代传。

 今遇后裔有志气,众志长城把谱修。

 不惜误工来交往,集资一致连执修。

 建祠修谱成系统,内容丰富保留传。

 雄伟壮志功在众,祠谱完善众欢心。

二十三世裔孙兆业 论

 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Preview Get Help